很多患者下肢酸软、肌肉萎缩,甚至行走困难,四处求医,却始终无法摆脱肌营养不良的困扰。
从中医角度看,这类症状往往与 “脾、肾、气血” 密切相关 —— 这也是今天想跟大家详细谈一谈的主题。
中医如何看待肌营养不良与 “脾、肾、气血”?
中医认为,肌营养不良的发生,多因脾肾亏虚、气血不足、经络阻滞所致。
脾肾亏虚:脾主肌肉,为气血生化之源;肾主骨生髓,司筋骨强健。若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,肌肉失养而无力;肾虚则髓液亏虚,筋骨失濡而脆弱,最终导致肢体酸软、肌肉萎缩。
气血不足:脾肾亏虚日久,气血生成无源,筋脉失于濡养,进一步加重肢体无力,甚至出现活动受限。
经络阻滞:气血亏虚或痰湿内生,易致经络不通,气血运行受阻,使肌肉、筋骨得不到充分滋养,导致症状迁延不愈。
展开剩余61%这些因素相互影响,导致肌肉失养、筋骨无力,最终表现为下肢酸软、肌肉萎缩、行走困难等症状。
一个改善肌营养不良的好方:健脾益肾,益气通络,让肢体不再无力 —— 黄芪、党参、白术、熟地黄、枸杞子、杜仲、牛膝、当归、白芍、鸡血藤等多味药材协同发力。
🔸 黄芪、党参、白术:健脾益气、生化气血,为 “养肌之要药”,能补足脾之运化功能,为肌肉提供充足养分,改善肌肉无力、萎缩。
🔸 熟地黄、枸杞子:滋阴补肾、填精益髓,肾强则髓足,髓足则筋骨健,可缓解因肾虚导致的筋骨脆弱、肢体乏力。
🔸 杜仲、牛膝:补肝肾、强筋骨,杜仲善固腰肾,牛膝能引药下行、滋养下肢筋脉,改善腰膝酸软与下肢活动无力。
🔸 当归、白芍:养血柔筋、调和气血,当归补血活血,白芍养血缓急,二者合用可改善气血亏虚,缓解筋脉失养引起的肢体僵硬、酸痛。
🔸 鸡血藤:活血补血、通络养肌,既能疏通经络,又能滋养肌肉,助力改善肌肉萎缩、肢体活动受限。
全方合力,既能健脾益肾以治本,又能益气通络以治标,使气血充足、肌肉得养、经络通畅。肢体有力了、活动自如了,生活质量自然得到改善。
需要强调的是,中医用药需辨证论治。本方主要适用于脾肾亏虚、气血不足、经络阻滞型肌营养不良。
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程度不同,具体用药必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辨证加减,请勿自行照方抓药。
👨⚕李俊才医生从医多年从不曾动摇,只是希望更多患者能切身感受到中医的温暖和力量,能用自己的医术,帮助更多人摆脱肢体乏力的困扰。
发布于:北京市众和配资-配资网站免费-上海配资网-网上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